关于组织开展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医学创新大赛暨“一带一路”国际竞赛校赛的通知

发布者:王萌伟发布时间:2025-04-02浏览次数:10

滨医教字〔202525

各部门、单位、学院:

为激发本科生科技创新意识,加强大学生的自主原始创新性科研思维和实验技能培训,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我校实验教学水平,经研究,我校拟定于2025年4月份举办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医学创新大赛暨“一带一路”国际竞赛(以下简称,“医创赛”)校内选拔赛。全国大学生医学创新大赛暨“一带一路”国际竞赛,前身为“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自2023年起纳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竞赛目录。现将医创赛校内选拔赛相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参赛条件

1.参赛资格:在校全日制本科生均可参赛。每名学生当届限参加1项。

2.参赛形式:以团队形式参加,每个队伍3~5人(不少于3人,不超过5人),每位学生须在作品中有实际贡献;指导老师不超过2人。一般要求不跨校组队,鼓励校内跨学科组队。

注:作品提交后,团队成员及排序、指导教师不可更改,每名指导老师当届限指导2项。

二、竞赛作品的学科赛道设置

每个作品按照作品所属学科领域的赛道申报参赛。参赛作品按照基础临床、法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药学中医药、交叉学科等6个学科及国际竞赛分设赛道,分实验设计和创新研究两大类别。

(一)学科赛道及亚组设置

每个作品按照所属学科领域的赛道申报参赛,分设赛道包括:基础临床、法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药学中医药、交叉学科及国际竞赛。具体要求和亚组设置见《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医学创新大赛暨“一带一路”国际竞赛第一轮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附件1)

(二)作品分类

1.创新(实验)设计类:展示及交流大学生为解决医学问题或以实验手段解释医学现象而开展课外科研的原创性科学研究实验设计。

2.创新研究类:展示及交流大学生为解决医学问题或以实验手段解释医学现象而开展课外科研的尚未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2025年6月30日前处于投稿阶段的学术论文均可以参赛)。

自第12届大赛开始(本年度为第11届),创新研究类作品必须参加过往届创新(实验)设计类复赛并获三等奖及以上奖项,成员更新不超过2/3,引导学生从创新设计到实施完成并形成创新结果。

三、竞赛作品要求

1.所有作品均要求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可行性。要求学生本人及团队独立完成或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

(1)创新(实验)设计类作品:要求自主选题、自主设计、自主撰写;强调自主原创性,不得抄袭或借用指导教师各类基金项目的内容,可在各基金项目的拓展方向上选题自主设计。实验材料经费预算限定在10万元内,符合本科生的科研实际。

(2)创新研究类作品:要求学生在自主设计的基础上、自主实施完成。不得抄袭或借用研究生完成的内容。

2.除获得复赛直通指标的作品外,曾获得本竞赛往届复赛(省级)三等奖及以上(包括总决赛)的同类作品不得重复参赛。获得过全国生命科学(创新创业)类、挑战杯、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互联网+”)等省级三等奖(铜牌)及以上的作品不得重复参加。经查重,与往届获奖作品重复30%以上取消资格。

四、复赛指标

我校复赛推荐作品总额限22+6项,同一作品只能选投一个学科赛道(亚组)和类别。具体要求见《通知》。

1.基础临床赛道:推荐7项(包含检验医学类作品单列1项)。另外增加复赛直通指标限1项,必须为创新研究类。直通指标需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①曾获往届实验设计类复赛三等奖及以上奖项;②赛后继续完成研究计划,并形成尚未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③成员更新不超过2/3。

2.法医学赛道:推荐2项。若校级初赛中本学科赛道项目数超过20项及以上,该赛道增加1个复赛激励指标。

3.口腔医学赛道:推荐2项。若校级初赛中本学科赛道项目数超过20项及以上,该赛道增加1个复赛激励指标。

4.预防医学赛道:推荐2项。若校级初赛中本学科赛道项目数超过20项及以上,该赛道增加1个复赛激励指标。

5.药学中医药赛道:推荐3项。若校级初赛中本学科赛道项目数超过30项及以上,该赛道限增加1个复赛激励指标。

6.交叉学科赛道:推荐3项,其中医文交叉单列指标限1项。所有项目严格审查自主原创性。若校级初赛中本赛道项目数超过30项及以上,该赛道限增加1个复赛激励指标。

7.国际赛道:推荐3项,其中全在华留学生项目为2项。

五、参赛要求

1.报名流程请项目负责人于4824前登录医创赛官方网站http://www.jcyxds.com/),并根据《通知》要求完成注册与报名材料提交逾期未完成线上报名的项目不得参与校赛选拔。(注:参赛作品要预留出报名材料返修时间,411日后将无法修改)

2.参赛作品先提交2个报名材料(中英文摘要完整版Word格式与原创性声明PDF格式,系统自行下载),待学校管理员老师审核通过后,各团队再提交作品1(中英文摘要盲审版PDF格式,文件名以“作品标题”命名),具体格式要求参照附件2。请准确标明作品分类、学科赛道及亚组。

3.学校拟于4月中下旬组织校内选拔赛,现场答辩环节包括项目PPT汇报和评委提问、团队答辩等环节,具体要求参照附件2。校内选拔赛的具体时间、地点将由相关承办学院另行通知。

六、奖项设置

本次校赛设一、二、三等奖,各奖项数量将根据参赛队伍数量确定。学校根据校赛成绩择优推选参加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医学创新大赛暨“一带一路”国际竞赛复赛的作品。

七、联系方式

有参赛意愿的老师请加入QQ工作群(群号:749943601)如有未尽事宜,请联系教务处王老师,电话0535-6913985

承办学院联系方式:

学科赛道

承办学院

联系人

基础临床赛道、法医学赛道、交叉学科赛道

基础医学院

赵老师0535-6913159

QQ683577584

口腔医学赛道

口腔医学院

王老师0535-6913273

 

药学中医药赛道

药学院

孙老师0535-6913719

中医学院

李老师0535-6913271

预防医学赛道

公共卫生学院

李老师0535-6913987

国际赛道

外国语与国际交流学院

任老师0535-6916335



附件1: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医学创新大赛暨“一带一路”国际竞赛第一轮通知.pdf

附件2: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医学创新大赛暨“一带一路”国际竞赛附件.pdf

附件3: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医学创新大赛暨“一带一路”国际竞赛复赛推荐名单.docx


滨州医学院教务处

202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