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医教字〔2020〕13号
各相关部门、院(系):
近日,山东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公布2019年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的通知》(鲁教高函〔2020〕3号),我校《病理生理学》等15门课程被认定为2019年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其中,线下一流课程5门、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2门、线上一流课程3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3门、社会实践一流课程2门。现将名单予以公布(详见附件1),按照省厅通知要求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落实建设任务
(一)各课程负责人及教学团队应按照《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方案》(教高〔2019〕8号)(详见附件2)、《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鲁教高字〔2019〕6 号)(详见附件3)的要求,结合《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申报书》(2019年)所列课程建设计划,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确立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新理念,推进课程改革创新,优化教学内容,加强课程思政,创新教学方法,完善课程评价,注重过程管理。切实让课程优起来、教师强起来、学生忙起来、管理严起来、效果实起来,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各院(系)要提高对一流课程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工作领导,夯实基层教学组织,着力加强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做好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规划;以培养培训为关键点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优化课程体系;以提升教学效果为目的创新教学方法;以激发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为着力点完善过程评价制度;以提高制度执行力为重点严格课程管理。充分发挥一流课程示范引领作用,着力打造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金课”体系,全面提高课程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三)学校教学管理部门要做好全校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规划,加强政策激励和经费保障,加大优秀课程和教师的奖励力度。完善课程管理制度与评价机制,严格落实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制度,严格课程准入制度,严格课程质量评估。通过定期检查、满意度评价、同行评议等方式,加强对省级一流课程建设与应用的跟踪监测与管理,推进本科教育内涵式发展。
二、实施动态管理
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须至少持续建设五年,期间省教育厅将对认定的省级一流课程实际应用、教学效果和共享等进行跟踪监测。对于未持续更新完善、出现严重质量问题、课程团队成员出现师德师风等问题的课程,将予以撤销,并将视情况核减学校同类项目申报名额。
附件:1. 滨州医学院2019年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名单
2.《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方案》
3.《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滨州医学院教务处
2020年3月8日
网站声明:转载或引用本文,须注明本文出处,违者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