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医学院专业建设与结构调整实施方案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10-13浏览次数:117

滨州医学院专业建设与结构调整实施方案

 

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平台,专业建设作为推进高等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切入点对于高校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专业建设成效直接决定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实施专业结构的动态调控,科学、合理地设立专业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和效益,保持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的总体部署,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及学校事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提出的新要求,围绕“建设康复医科大学”的目标,制定本方案。

一、我校专业设置现状

经过“十一五”、“十二五”发展,学校现有30个专业,包括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中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预防医学、眼视光学、康复治疗学、听力与言语康复学、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口腔医学技术、生物技术、药学、生物制药、中药学、制药工程、葡萄与葡萄酒工程、假肢矫形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事业管理、健康服务与管理、市场营销、统计学、应用心理学、特殊教育、英语、法学,涉及医学、理学、管理学、工学、教育学、法学、文学7个学科门类。其中口腔医学、临床医学、护理学、生物技术等4个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医学影像学、药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麻醉学等8个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

近几年学校加大专业内涵建设,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但是专业结构方面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如下:专业结构与建设康复医科大学的目标定位不相匹配;专业门类布点过多,涉及医、理等7个学科门类;不同门类的专业相互支持不够,专业建设集成效益不高;专业特色不鲜明等。因此学校在专业建设方面“调结构、促内涵、育特色”的任务非常紧迫。

二、指导文件与原则

(一)指导文件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山东省高等教育内涵提升计划》、《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公布省属本科高校限制性专业目录和预警专业目录的通知》、《山东省财政厅教育厅关于改革拨款定额鼓励本科高校特色发展的意见》和《滨州医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等文件。

(二)调整原则

1.办学目标导向原则

以学校建设康复医科大学的目标定位为导向,专业建设要有利于学校康复医科大学目标的实现。

2.办学效益原则

社会需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学校发展带来相对较大的效益。

3.特色发展原则。

专业特色是专业在办学过程中形成的自身独有的特质,是专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专业建设中要重视特色的孕育,把专业特色作业专业建设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4.社会认可原则。社会声誉是衡量专业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社会认可是调整专业结构的重要原则。

三、调整目标

十三五期间,本科专业控制在25个左右,形成以医为主,医、理、管理、工、教育等学科专业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专业体系,为学校建设“国内知名康复医科大学”的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调理措施

(一)实施专业动态调控

根据《滨州医学院专业建设动态调控评价指标》,从专业定位、专业建设条件及成效、人才培养执行情况与教学改革、社会认可、毕业生就业、专业特色等六个方面将专业划分为ABC三类并排名,在学校专业评估中评估结果为不合格者直接列入C类专业。对于BC专业中连续两年排名首位的专业进行上调;对AB类专业中连续两年排名末位的专业进行下调;对于C类中排名后1/3的专业进行调控,缓招或停招。

(三)实施专业分类建设

学校对于ABC三类不同的专业从专业建设经费、平台建设、师资队伍等方面予以强化建设。鼓励A类专业创品牌。对于列入A类专业,加强内涵建设,鼓励做强做大,争取建成省内一流、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品牌专业,为校内其他专业起到示范效应。强化B类专业上水平。对于列为B类的专业,鼓励做精做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经过建设,使其成为省内同类专业中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专业,早日进入跨入A类专业行列。扶持C类专业打基础。对于列入C类专业,鼓励补短板,创效益,要根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别有针对性的制定切实可行的建设方案,予以强化建设,使其尽快步补齐短板,为将来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实施专业年度质量报告制度

严格实施专业建设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各学院要加强专业过程管理。每年围绕人才培养方案执行情况、毕业生追踪调查(课程学习满意度、年度就业率、行业考试通过率、毕业生行业适切度)、专业人才培养相关利益方年度调查等,对人才培养过程实施全程质量评估和监测。各专业每年底向学校提交专业建设质量年度报告。

(五)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鼓励各专业以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为契机,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口腔医学、药学、中医学、护理学等已具有《本科专业教育标准》的专业,尽快启动专业认证工作,以认证标准来指导各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改革促发展,在十三五期间要完成专业认证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六)强化专业特色培育

专业特色是专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各专业要根据人才市场需求现状和发展趋势,特别是办学历史中已经逐步积淀的特色基础,在深入分析专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教学资源条件的基础上充分论证,从专业办学理念、培养模式、教学改革、教学管理等方面凝练特色,并予以强化和建设,最终使专业特色得到社会的承认,从而提升专业的社会知名度。

五、组织领导

专业结构优化调整事关学校发展,是一项基础性、全局性工作,学校将其纳入综合改革任务中,作为一项重要改革内容统筹安排、重点推进。

学校成立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工作组,由院长担任工作组组长,分管教学的副院长担任副组长,成员由发展规划处、人事处、教务处、学生工作处、研究生处、资产管理处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具体负责组织开展专业结构调整工作,办公室设在教务处。

各学院成立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工作小组,由院长任组长,分管本科教学工作的副院长任副组长。学院工作小组对所建设的专业进行自我评估分析,研究落实学校专业结构优化调整相关工作。

六、工作步聚

(一)20169月初-201610月底,调研论证阶段。

全校上下认真学习关于国家、山东省、学校的相关文件,切实认识学校进行专业布局调整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各学院及相关职能部门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研究《滨州医学院专业建设动态调控评价指标(征求意见稿)》,结合工作实际,对相关指标提出修改意见。

(二)201611月初-201612月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各单位、学院提出的关于《滨州医学院专业建设动态调控评价指标(征求意见稿)》的修改意见,对初稿进行修订后,再组织校内外专家进行讨论,最后再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修改,确定《滨州医学院专业建设动态调控评价指标》。

(三)20171月-20204月,实施专业动态调控。

每年根据《滨州医学院专业建设动态调控评价指标》对专业进行排名,分三年对专业结构进行调整,每年调整2个专业,到十三五末,达到预期的调整目标。

 

 

网站声明:转载或引用本文,须注明本文出处,违者必究